丨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丨
NO.1 贵州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已授信293亿元
11月21日,贵州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袁震在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 “落实中央金融政策 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在做到“能早尽早”方面,指导银行在与房地产项目公司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根据用款计划,将贷款提前发放至项目资金监管账户,确保资金封闭运行。目前,贵州全省“白名单”项目已获得银行授信293亿元,预计到年底授信金额将达500亿元。
点评:贵州省白名单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授信扩大有望缓解部分企业资金压力,推动项目落地,但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周期,单纯的资金支持或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多方协同解决市场需求不足、库存高企等深层次问题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NO.2 贝壳三季度GTV同比增长12.5%至7368亿元
11月21日,贝壳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期内,贝壳实现总交易额(GTV)为7368亿元,同比增长12.5%,净收入为226亿元,同比增加26.8%,净利润为11.6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7.82亿元,超出市场一致预期。具体而言,存量房业务GTV达4778亿元,同比增长8.8%,新房业务GTV达到2276亿元,同比增长18.4%。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同比提升54.3%,占营收比例达38.3%。其中,家装家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6%达到42.1亿元,房屋租赁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8.4%,达到39.4亿元。
点评:贝壳的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尤其在存量房和新房业务带动下,实现了双位数增长,显示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非房产交易服务收入的大幅提升,凸显业务多元化战略的成功,有助于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然而,面对市场竞争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其未来增长仍需保持谨慎。
NO.3 绿地集团112.3亿元股权被冻结
11月21日,天眼查信息显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日新增5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分别为上海绿地滨江置业有限公司、上海绿地海珀置业有限公司、上海中油浦东石油销售有限公司、绿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绿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合计约112.3亿元,冻结期限均为3年,执行法院为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点评:绿地集团股权被冻结彰显其资金链紧张和现金流困境,公司旗下多个项目陷入资金枯竭风险。未来亟需通过资产处置、精简业务以回笼资金,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降低负债率,确保业务的稳定持续运营。
NO.4 碧桂园15亿元出售佛山希尔顿酒店
据财联社,碧桂园正以15亿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位于佛山的希尔顿酒店。公开资料显示,该五星级酒店位于佛山新城CBD核心地段,建筑面积约15.2万平方米,拥有600间客房,于2014年3月落成开业。这并非该酒店首次挂牌出售。出于市场环境变化及自身战略调整需要,2019年前后,碧桂园开始对旗下酒店资产进行盘整。2020年,佛山希尔顿酒店被摆上货架,当时该酒店的处置招商参考价格为12亿元。 这期间,佛山碧桂园美爵酒店、碧桂园三亚郡·云海酒店及茂名碧桂园凤凰酒店,也出现在待售名单中。
点评:碧桂园再度出售佛山希尔顿酒店,显示出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非核心资产的处置以改善现金流的策略。虽然出售价格有所提升,但需审慎评估酒店等可变现资产,避免短期现金流需求影响长期战略布局。
NO.5 华侨城子公司TOD项目土地拟被政府部门收储
11月21日,华侨城A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天创置业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一宗土地约105.32亩,原计划建设成为集高端产业聚集的地铁上盖TOD项目。综合考量产业招商及房地产市场情况,政府部门拟通过“收、调、供”联动方式,对TOD项目土地进行收储,将原商办为主、住宅为辅的建设指标调整为住宅为主、商办为辅,调规后的土地进行公开市场招拍挂。土地收储并调整规划后,启动土地供应程序,重新供地面积即收储土地面积,土地出让价格根据调规后指标重新评估。后续,天创公司计划通过招拍挂方式参与调规后的土地竞买。
点评:此举展现了政府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市场调控方面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是公司适应市场变化的举措。但土地重新招拍挂增加了不确定性,公司需注意对项目的持续跟进和成本控制。
NO.6 亚振家居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并复牌
11月21日,亚振家居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11月21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关于终止本次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通知。停牌期间,控股股东与交易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切实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及公司利益,控股股东决定终止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相关交易方未就本次交易具体方案最终签署实质性协议,各方对终止本次交易无需承担违规责任。亚振家居表示,目前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终止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点评:亚振家居控制权变更未能达成协议背后可能反映出对交易条件和未来战略方向的分歧。该事件暂时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但控股权不变下的治理和业务拓展仍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公司需加强战略一致性和内部管理。